“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海南是最理想的旅游度假地。特別是在‘泛珠三角9+2’的省市里,找不出比海南氣候更好,環境更美的地方了。”昨天,出席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他同時表示,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框架下,瓊港交流日見頻繁。海南資源豐富,而且與香港鄰近,他對加強瓊港合作表示樂觀。
海南可利用香港金融經驗
曾蔭權表示,海南現已逐步走出經濟低潮,特別是近年發展迅速。尤其令人矚目的是2004年海南的人均生產總值在“泛珠”內地九省中排行第三。
曾蔭權說,長期以來,香港和海南經濟合作密切,香港一直是海南最大外資來源地和對外貿易的重要伙伴。他認為,瓊港合作的未來方向,可集中利用香港在金融、物流及其它服務業的豐富經驗,提升及發揮海南的人力和天然資源,以達致互利共贏的目的。
瓊港游客可雙向互動
已經是第二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曾蔭權,對海南省得天獨厚的熱帶旅游資源贊不絕口。
他說,這些資源加上類似博鰲亞洲論壇這樣完備的會展設施,旅游業完全可以成為海南的經濟新支柱。他非常希望在此基礎上,開展泛珠省區在旅游上的合作,能提升區域內的人流,帶動香港和海南旅客的雙向流動。
他亦表示,在旅游及酒店業的管理上,香港有值得海南借鑒的地方,他相信這些經驗可成為海南旅游發展的助推器。
海南發展工業為港企
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機會
談及在工商業的發展合作時,曾蔭權說,海南近年積極開展基礎建設,大力發展化工等工業,這無疑又為香港企業家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機會。他說,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也為瓊港合作提供了新機遇,香港的專業服務可以進入海南,為當地工業提供融資、財務及企業管理等服務,亦可協助海南的民營企業“走出去”,邁向國際市場。
他希望瓊港兩地政府可加強發放法規信息,并簡化申請審批手續等措施,便利港商和投資者在CEPA的框架下在海南開業,把握當地的投資和發展機遇。
曾蔭權說,為了解海南省各方面的最新發展和未來計劃,并加強瓊港兩地聯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事務局于去年年底,派出代表團到海南考察,并與省政府多個部門代表、海口市和瓊海市政府代表會面,探討兩地開展合作的空間。他相信瓊港合作會漸入佳境。
人物背景
曾蔭權,來自香港一個尋常百姓家,與大多數香港的子弟一樣,曾經是香港的一個平凡的學生、為生活而奔波的推銷員,后來又成為市民的公仆。
他1944年10月生于香港,獲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于1967年從政,1997年香港回歸后任特區政府首位財政司司長,后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6月就任現職。
曾蔭權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002年因“多年來竭誠服務香港,成績超卓”而榮獲香港特區大紫荊勛章。
|